7月17日至22日,郑州遭遇了一场千年不遇的罕见持续强降雨天气,整个校园出现严重内涝,断水断电,多栋地下室被淹,教职工的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但天灾面前,总有人挺身而出,默默的守护着我们,马克思主义学院张金奇老师就是其中一位。张金奇老师已年近花甲,是一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,今年就应光荣退休,但从学校开始组织抢险救灾第一天起,张老师作为志愿者就一直深入一线,尽职尽责为大家服务。在防汛救灾中,张老师不怕困难,不畏艰险,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。

22日下午,学校已停水停电近两天两夜,很多老师的手机早已耗尽电量。10号楼的一位住户联系不上家人,心急如焚。张老师得知这个消息后,主动帮助1087的住户传递平安口信,让家人互相知道彼此平安。雨停之后,从23日开始,张老师就一刻也没有停歇,先是参加地下车库排污工作,接着又作为志愿者帮助配送和发放救灾物资,然后又帮忙铺设水管,参与地下室抽水工作,等到家属院基本恢复正常后,又马不停蹄的参与打扫东门外街道的卫生。党员不怕苦、不怕累、冲锋在前,战斗在前的精神在张老师身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。
现在,我们的校园基本上恢复了往日的干净与整洁,居民的日常生活也逐步恢复正常,张老师在多日劳累下也病倒了。但张金奇老师对此无怨无悔,他说他所做的微不足道,只是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在大灾面前,任何时候、任何地方、任何人都会这样做。张金奇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职责,用实际行动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。他用一件件小事兑现着自己的初心承诺,用自己的坚守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。
在天灾面前,人类显得非常渺小,但是当我们团结起来之后,就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。就像张金奇老师一样,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,在紧要关头,身体力行,像一面鲜艳的党旗,高高飘扬在防汛救灾第一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