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副院长的一年来,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,在全体同仁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,我恪尽职守,勤勉工作,全力推进学院教育教学事业发展。现将这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:
一、 以德为先,站稳政治立场
强化理论武装,提升政治素养。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、党的创新理论,全勤参加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,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省委教育工委宣讲团成员,为省内高校宣讲,并为学生党员、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。
恪守职业道德,涵养师德师风。在分管的教学工作中,待人真诚、积极服务同事。主持修订完善相关教学制度文件,以身作则,关爱学生,倾听学生心声,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
服务师生为本,践行宗旨意识。坚持以师生为中心,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,积极沟通学校督导和一线教师,认真听取关于教学管理、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意见建议,努力解决师生遇到的实际问题。
二、 以勤为径,聚焦主责主业
这一年来,我更加深刻认识教学管理岗位责任重大,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工作,勤勉敬业,认真负责。
勤于教学管理,夯实运行基础。严格执行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制度,认真组织安排教学任务,加强教学管理,听课16节。根据学院工作安排,定期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会,传达上级精神,解决各类问题,保障全院6门思政必修课和4门选择性必修课平稳、高效、规范运行。
勤于教学研讨,向同行学习。积极参与集体备课、教学研讨,与同行共同探讨教学难点、热点问题。本学年,共参与省级集体备课8次,全勤参与教研室的集体备课活动。
勤于沟通协调,凝聚工作合力。积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,主动向院长、书记汇报工作进展,加强与教务处、质控中心等沟通协调;注重与班子成员团结合作,形成工作合力;密切联系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师,积极回应教师诉求。
三、 以能为要,精研业务提升素养
面对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要求新挑战,我深感能力提升的紧迫性,坚持在实践中学习、在学习中提升。
提升教学改革创新能力。深入学习研究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,牵头组织申报并获批省级思政示范课程1门、省级思政优秀课程1门,校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。
提升课程建设组织力。对标国家级、省级一流课程建设标准,组织各教研室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梳理。完成6门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与更新,利用集体备课,推动课件更新。
提升师资培养推动力。落实新开课和开新课试讲制度,搭建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平台,组织举办2次“集体备课周活动” “郑州航院思政课教学大练兵活动”等,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指导。
四、 以绩为实,推动工作落地见效
教学质量稳步提升。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,学院整体教学水平稳步推进。学生评教成绩全优,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,学院教师表现突出,获省级思政金课特等奖9项、一等奖2项、二等奖1项。
教学改革成果初显。主持的省级教改项目扎实推进,相关改革经验在省内外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,受邀参加教育部、中央党校主办的全国高校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”集体备课会,并在现场作典型发言。
师资队伍活力增强。更多教师参与教学能力提升活动,1位教师获得省民委举办的“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”课程比赛获得一等奖。现有4位教师正在参加此课程比赛,其中3名教师顺利推荐至省级比赛。1名教师被推荐参加省工会组织的教学技能大赛,正在备赛中。
五、以廉为本,筑牢思想防线
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从政各项要求,自觉抵制不正之风。在分管教学任务、教材选用、评奖评优等工作中,坚持原则、规范程序、阳光操作,确保公平公正。严格约束自身言行,保持清正廉洁本色,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,无任何违规违纪问题。
过去一年的试用期,是适应的一年,也是学习、探索和奋斗的一年。在学院党总支的领导和同事们的支持下,我始终心怀敬畏,努力履行岗位职责,完成了既定任务。但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不足,教学改革的深度和系统性有待进一步加强,高水平教学成果奖的培育和突破仍需下更大功夫,帮助学院推动教师参加教学比赛压力巨大。
若顺利通过此次审核,我将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。一是持续深化理论学习,提升政治站位,不断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。二是焦改革攻坚,以申报课程、凝练教学成果奖为目标,集中力量在教学内涵上实现突破,产出标志性教学革成果。三是做好教学保障工作,为老师们的发展提供周到细致服务。
我深知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的岗位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恳请各位领导、各位委员对我的工作进行审议。无论结果如何,我都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、务实的作风,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、为学校更名大学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!